发布日期:2024-10-12 22:16 点击次数:159
散户如何给股票加杠杆
微信的“状态”功能自推出以来,一直被视为微信创始人Allen Zhang的一次“反朋友圈”实验。这个功能旨在提供一个更为真实、轻松的社交体验,让用户能够无压力地表达自己的日常状态。然而,这个功能的实际用户接受度和使用情况如何?本文将深入探讨微信“状态”功能的起源、设计理念、用户反馈以及它在微信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反朋友圈”?
你说的是什么?
今天要聊的是一个存在感并不太强的微信功能——微信“状态”。
微信“状态”?有这个东西吗?
我在朋友圈调研的时候,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表示没用过。
你看我就说它没什么存在感吧!
事实上,微信状态是微信创始人Allen Zhang非常看重的一个实验性功能,它最早脱胎于微信的“视频动态”,在2021年的微信8.0迭代到现在的“状态”。
在这个功能上线三年之后的今天,卫夕和大家一起来全面盘一盘这个功能的缘起、迭代、成败以及背后的逻辑——
一、龙哥的一次“反朋友圈”实验
“大部分产品都在欺骗用户,你做各种滤镜, 你说‘记录美好生活’,但生活其实不总是美好的。”
很多人当时可能仅仅认为龙哥2018年在腾讯年会上的吐槽只是一句对竞争对手的Diss。
但其实并不完全是,龙哥的确对“真实”在社交中的重要性似乎有着非常执着的追求。
在“状态”这个功能前身“视频动态”上线的时候,龙哥在微信公开课上详细地阐述了做这个功能的初衷就是要实现一个“反朋友圈”的效果。
2020年微信7.0发布的“视频动态”
在龙哥看来,朋友圈作为一种社交功能是成功的。
但朋友圈第一不够Real,第二给人社交压力太大,以下是龙哥在微信公开课里讲的、逻辑严谨的原话——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设计过的,一定对你自己的人设是有利的,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
“大家想要逃离朋友圈的一个点是——正因为它是个广场,你发布、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很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用户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
“我们希望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这里提倡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美的,所以大家如果仔细留心一下,你在拍完一个视频动态底下的按钮不叫“完成”、不叫“发表”,而是“就这样”。”
“我们为了让你能够勇敢发的,故意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这个视频,必须要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来减少你发一下“就这样”视频的压力。”
所以,从“减小社交压力、让大家更Real”的目标出发,龙哥对“视频动态”做了全方位的轻量级设计——
首先它的入口极其去中心化,分别在个人主页下拉、个人头像点击、通讯录圈圈等,这些都属于并不起眼的角落,绝不强迫你去看它。
其次,它特别强调了24小时之后消失这一Story的核心特性。
最后,弱化了点赞,把它改成冒泡,冒个泡仅仅代表一个人来过而已。
“视频动态”上线一年之后,数据并不十分理想(龙哥原话——“视频动态不算成功,每天大概有100多万的人在发视频动态”),这显然和国外大火的Story没办法比。
于是2021年初的微信8.0,微信将视频动态升级成了现在的“状态”,直接提供了“摸鱼”、“发呆”、“搬砖”、“出差”等几十个状态选项。
这样设计既可以减少发布的操作成本,又能让用户找到和自己相同状态的人,而曾经的视频变成了背景里的可选项。
用户既可以拍视频、选照片、也可以选视频号里的视频,也可以什么都不写直接发布。
尽管在发布端升级变化挺大,但升级后的“状态”在查看端依然强调24小时消失、弱呈现,刻意弱化了入口的存在感。
很显然,“状态”这个功能的出发点依然主打的是一个轻量级的分享,旨在减小社交压力,依然站在了朋友圈相反的另一面。
那么,这次升级后用户真的买单吗?
二、状态这个产品数据到底怎么样?
微信没有在任何场合公开过“状态”这个功能的数据。
但作为一名微信生态长期的观察者,卫夕有一个相当个人的刁钻估算角度——
我有5个微信个人账号,每个好友5000+,这些都是加我的公众号读者。
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龙哥公布了一个数据,每天有100多万人发视频动态。
当他公布这个数据的时候,我特别去观察了一下我的好友里有多少发视频动态,结果是:无一例外,每一个账号大概10个左右;
而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再去观察我这些好有中有多少人发“状态”,结果是每个账号都在25个人上下。(大伙可以在评论区说一下你有多少好友,有多少人发状态。)
按照这个比例,也就是升级到“状态”的发布人数是原来视频动态的2.5倍。
如果我们取150万为当时发布视频动态的规模,那么按照比例推算,现在发“状态”的人数预计在375万。
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粗略的估计,但这个估计有足够大的样本,同时是按相对数据预估,即我并不是按发“状态”人数在我5000好有中的占比去乘以微信日活(毕竟我的好友特征大概率并不符合微信用户的整体分布)。
因此这个数据估算应该是有据可依的,至少不会存在数量级的差异。
375万人发“状态”,对于微信而言,这是一个神马样的数据呢?
我并不清楚微信团队内部如何看这个数据,也不知道Allen Zhang对这个数据是否满意,但在我看来,这个数据肯定谈不上漂亮。
据腾讯最新Q2的财报:微信月活为13.7亿,那么发“状态”的375万的占比是多少?
答案是0.27%,很显然这个比例小的可怜。
当然这只是发“状态”的比例,我们假如1个人发布会有10个人看到,那么消费状态的人群占比也仅仅是2.7%,这个渗透率很显然也是非常低滴。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个龙哥寄予厚望的新功能在为啥就不咋给力呢?
三、为什么“状态”这个产品的数据一般?
在我看来,“状态”这个产品不温不火的直接原因是——它带来的体验增量有限。
在解释这个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直观的例子——
前几天,和娃在B站上看完《我的三体》之后,娃追着我讲后边的剧情,我说,给你本书你自己看。
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她真的开始啃《三体》第三部的对应剧情,两个小时之后,终于搞清楚了程心是在神马时候知道那颗星星是云天明送她的(小女孩就关心这个)。
于是我拍了一张她全神贯注阅读《三体》的照片,想着正好发个“状态”装个逼。
结果一看,神兽头发实在是太乱了(老父亲带娃的常态),算了,还是不发了。
这时候我发现“状态”这个功能贴心地提供了一个模糊图片的选项,对啊,模糊起来不就看不见头发乱了吗?
龙哥真产品之神,对用户的小心思拿捏的死死的。
然而点完模糊之后,我去,不对啊,模糊之后,不就看不出那本书是《三体》了吗?那还装个屁的逼啊!
不过这也难不倒我,我添加了一条文案——猜一猜神兽看的是神马书?
嘿嘿,聪明如我!
然而,漫长的24小时之后,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在那条状态回答那是什么书。
而这时我内心的OS——妈的,下次肯定不发了!
看到了吗,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当你想减少发布压力,就得降低能见度,而能见度降低之后,反馈也就降低了。
没错,图片从清晰到模糊的确成功压缩了信息,表达从文字到表情也确实简化了操作。
但你没有了生动的、具体的东西,你也很难得到反馈。
如果你简单发一个“发呆”的状态,你操作是简单,也没有压力,但问题是——要和你亲密到什么程度的朋友才会给你这个几乎没有信息量的状态点赞啊!
既要又要终究是做不到的,这就是我说的体验增量有限。
当你的“状态”藏着掖着、半遮半掩的时候,压力的确小了,但也遮住了社交反馈。
反馈是多巴胺分泌的开关。
当这个开关关上的时候,情绪价值消失了,而同时消失的还有用户打开这个功能的可能性。
以上是“状态”这个功能没能流行起来的直接原因。
在我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微信作为一个强关系产品,它的关系链本身就没办法实现社交需求的大满贯。
没错,正如朋友圈满足的是人性中追求存在感和优越感的需求,因此呈现的基本上是积极的一面。
它固然不是生活的真相,而生活中真实的、没有那么好的一面,的确也要有诉说和释放的需求,但很遗憾,“状态”不是它的解法。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没有压力地展示真实的一面,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会没有保留?
我能看到的有两个地方,第一个是Twitter,第二个是亲密关系和极少数真朋友。
先说Twitter。
在Twitter的中文圈,我看过的鲜活的、真实的个体超过任何互联网平台,那里很多人会将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全部非常坦诚的倾诉和呈现出来,看不到伪装。
核心原因只有一个,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少用户将Twitter看作是一个接近匿名的平台。
因此人们会更愿意呈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分享一些可能无可诉说的烦心事。
不仅仅没有压力,还会有很多人在下面安慰、回复、讲述自己类似的遭遇,而这才是真正的无压力社交。
再说亲密关系和真朋友,这个很容易理解。
事实上,衡量一个朋友关系的好坏,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你是不是愿意和他分享你不好的一面。
当然,从这个标准来看,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能向他完全无保留地坦诚的朋友终究是不多的。
这时候我们发现,“Be Real的无压力社交”的两个极端——超隐私的类匿名社交、超亲密的坦诚社交,在微信的产品形态内,前者没办法解决,后者不需要状态这个拧巴的方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状态”这个功能并不是“Be Real的无压力社交”这个需求的直接解法,至少不是最有效的解法。
四、“状态”这个功能到底值不值得?
微信刚推出这个功能的时候,我的确也有些吃惊,不少人批评说搞的像QQ一样。
我倒并不在乎它是否Q里Q气,我当时诧异的点在于:龙哥向来为了微信的简洁,不轻易加任何功能,更不会为了少数人的需求去动多数人的易用。
比如语音进度条,这是很多人在各大平台吐槽微信的一个重点,但微信始终没有做。
原因在于,如果做了,那1亿在乎语音进度条的人的确更方便了,而剩下不在乎这个的10亿人可能就要忍受多一个进度条的选项。
那为什么龙哥还是会在朋友圈之外加上这个“状态”这个相对小众的需求呢?
要知道,“状态”这个功能在产品逻辑的复杂度上其实并不小。
它有多个嵌套的结构,需要考虑不同状态的衔接,做过产品经理的同学肯定知道这其中的复杂度和工程量。
比如“状态”点进入居然是可以全屏上下滑动的,再比如为了做的精细,发状态居然也是支持分组可见的。
在我看来,微信之所以做“状态”这个复杂而小众的功能,其实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微信本身成熟的产品架构保证了即便它是一个小众功能,但并不会增加那些不用这个功能的用户的复杂度。
这和上面的语音进度条完全不同,语音进度条会让少数人爽而多数人不爽,但“状态”这个功能,如果你不用它,你甚至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尽管“状态”这个功能增加了产品系统的熵,但并没有增加用户体验层面的熵。
这就是微信的产品Sense深不见底的功力。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龙哥本人对社交有深入骨髓的细腻理解,他想通过“状态”这个实验性功能探索社交的边界。
这个功能有着强烈的Allen Zhang个人的烙印。
从QQ邮箱时代开始,这个谜一样的男人就特别热衷通过设计一条简单的规则,然后观察群体在这个规则下会如何演化。
龙哥在微信公开课上有过这么一段表述——“我不知道(“状态”这个功能的)结果会怎么样,对于社交产品,因为它是群体互动来导致结果的,所以很难预料社交功能交给用户群体后的反应。但是,这样的尝试是应该的,因为个人的状态表达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今天很郁闷”,你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跟朋友专门去说,那么,总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说。”
事实上,的确也有一些场景可能不在龙哥的设计之内——
比如我调研的时候,有人说他只有在出差的时候用,就为了别人找他聊天的时候,能看到他的头像是在出差,从而礼貌地减少打扰。
有人说,我的导师每次让我给他搞项目,我就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在“搬砖”、“疲惫”这两个“状态”中间切换,只对导师一个人可见,以便他细品之后心里有点B数。
还有人说,我跟我女朋友表白的那个晚上,忐忑不安,生怕她不答应,然而她说“我愿意”,我紧紧地拥抱了她说:我大概是上辈子拯救了世界。
“拯救世界”是状态功能中的一个选项
然后我就设置了一个“拯救世界”的状态。
那条状态,只有我女朋友一个人点了一个赞。
或许,龙哥看到这些非常规的“状态”用户,嘴角应该会微微上扬。
结语
我无法预测“状态”这个功能未来的走势,按照上面的分析,它大概率接下来的数据也不会非常漂亮。
或许微信还会继续进行些许微调,或许在某一天它被下线我也并不会奇怪,比如曾经的漂流瓶就下线了。
但我依然庆幸——
在这个产品功利主义的时代,还有龙哥这样罕见的古典产品经理,愿意用最极致的思考来呈现一些小的、细腻的、微妙的、无关商业化的实验功能。
人间值得散户如何给股票加杠杆。
上一篇:50倍的杠杆 汽车淘汰赛为何加剧?
下一篇:可靠的线上配资 铭科精技(001319.SZ):公司与赛力斯M9车型的供货已经在重庆工厂批量交付